菜瓢谷 >> 飲食百科 >> 蔬菜類 >> 正文

竹筍的營養(yǎng)價值

來源: 菜瓢谷 發(fā)布時間: 2013-01-23 14:38:06 瀏覽: 18491



【別名】
    冬筍、春筍、蟲筍、鞭筍、筍干、竹芽。

【注解】
    竹筍原產于中國,類型多,分布廣,盛產于熱帶,亞熱帶和溫帶地區(qū)。作為蔬菜食用的部分是竹的嫩芽或鞭(地下莖的側芽)。

【營養(yǎng)成分】
    竹筍除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、脂肪、糖類外,還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、鈣、磷、鐵、鎂和16種氨基酸,是一種低脂肪、低糖、多纖維素的食物。

【藥性功效】
    竹筍能清熱解毒,有利于清潔腸道、化痰益氣、利尿消食,能促進腸道蠕動,幫助消化,有防治便秘的效果;而且對于防治大腸癌、乳腺癌也有作用;此外,還可以吸附油脂,降低胃腸對脂肪的吸收,對單純性肥胖者有減肥功效。

【宜食】
    患有動脈硬化、冠心病、肥胖癥、便秘、癌癥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的患者最宜食用。另外,外感風熱或肺熱咳嗽、痰多色黃者和水腫及腹水(包括心臟病或營養(yǎng)不良引起的水腫)者以及小兒麻疹、風疹或水痘初起、發(fā)熱口渴、小便不利者食用有利于健康。

【忌食】
    患嚴重消化道潰瘍、食道靜脈曲張、上消化道出血、尿路結石者不宜食用;此外,平時脾胃虛寒、腹瀉便溏者也不宜食。

【文獻參考】
    《食物宜忌》:“消痰,滑腸,透毒,解酲,發(fā)痘疹。”“小兒脾虛者,多食難化。”
    《綱目拾遺》:“利九竅,通血脈,化痰涎,消食脹。”
    《本草求原》:“竹筍,甘而微寒,清熱除痰,同肉多煮,益陰血。痘疹血熱毒盛,不起發(fā)者,筍尖煮湯及入藥,俱佳。”
    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“筍,甘涼,舒郁,降濁升清,開膈消痰。惟山中盛夏之鞭筍,嚴寒之冬筍,味雖鮮美,與病無妨。”“竹筍能發(fā)病,諸病后產后均忌之。小兒勿食,恐其咀嚼不細,最難克化也。”

【食療偏方】
  爆炒竹筍
    原料:鮮竹筍100克,植物油、食鹽適量。
    制法:鮮竹筍切成薄片,放入開水中略煮片刻,撈起放入清水,浸泡,再用植物油爆炒,加適量食鹽調味。
    用法:佐餐食用。
    功效:清熱、消痰、鎮(zhèn)靜。適用于小兒痰熱驚癇、發(fā)熱頭痛、痰多脘悶、腹脘脹氣、妊娠眩暈等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