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制作醬的方法

來源: 菜瓢谷 發(fā)布時間: 2014-09-07 09:22:58 瀏覽: 7973


    醬的發(fā)展過程,先是作為食品的肉醬,然后發(fā)展成為以調(diào)味為主的各種醬,在各種醬的基礎(chǔ)上,才誕生了醬油。下面為大家分享我國自古以來醬的制作方法。

    張岱說:“成湯作醢。”剛開始,醬是用肉加工制成。其加工方法,將新鮮的好肉研碎,用釀酒用的曲拌均,裝進(jìn)容器,容器用泥封口,放在太陽下曬兩個七天,待酒曲的氣味變成醬的氣味,就可食用。這種肉醬還可以速成:肉斫碎,與曲、鹽拌勻后裝進(jìn)容器,用泥密封。在地上掘一個坑,用火燒紅后把灰去掉,用水澆過后在坑里厚厚地鋪上草,草中間留一個空,空中正好放裝拌好曲和肉的容器,把坑填上七八寸厚的土,在填的土上面,燒干牛糞,一整夜不讓火熄滅,到第二天,醬滲出來就熟了。在當(dāng)時曾被稱作美食。到周代,人們發(fā)覺草木之屬都可以為醬,于是醬的品類日益增多,貴族們每天的膳食中,醬占了很重要的地位。

    漢代,開始以大豆作醬,《齊民要術(shù)》記當(dāng)時制醬法是:十二月、正月是作豆醬的最好時候。二月是中等時令,三月已是最遲。用不滲漏的甕,以春天下種的黑大豆作料,在大蒸甑里干蒸,中間要翻一遍,讓水汽普遍把豆餾熟。然后,用灰把火蓋住,整夜都不要讓火熄滅。使用干牛羹,堆成圓堆,讓中間空著,這樣,燒著以后沒有煙,火力好像好炭一樣,又沒灰塵,又不會燒過火,比燒草要好得多。

    蒸完以后,咬開來看,如果豆瓣的顏色黑了,又熟透了,就取下來在太陽下曬干。白天曬晚上要蓋上,不讓潮濕。等到皮能舂掉時,再迸甑第二次蒸,蒸完再曬一天,然后簸凈,去舂。舂過后燒上熱水,把豆瓣浸在大盆里,過很久,淘洗,搓掉黑皮,搓完取出來放在潔凈的席子上,攤開,讓它冷透。

    事前,預(yù)先將白鹽、黃蒸、麥曲等在太陽里曬到干透燥透,一般比率為:豆瓣三斗,曲末一斗,黃蒸末一斗,白鹽五升,與豆瓣在盆里拌和。要使勁揉搓,使樣樣濕透,然后入甕,要裝滿、按緊,裝滿后用泥密封。裝好的甕放在太陽能曬到的、高處的石頭上。下雨時,不能讓雨水浸著甕底。

    人甕后,臘月要五個七日,正月二月要四個七日,三月要三個七日才能開封。開封,把長滿了衣的豆瓣全都掏出來,捏碎,把兩甕分成三甕。在太陽沒出之前,取“井花水”,和上鹽,一石水用鹽三斗,攪勻,澄清,取清汁泡黃蒸,用手搓揉,取黃色濃汁,濾掉渣,倒進(jìn)甕里,把甕里的半成醬調(diào)和到稀糊一樣。然后,敞開甕口,讓太陽曬。有俗話說,要吃“軟沓沓的葵菜,太陽曬干的醬。”初曬十天,每天都要徹底地攪幾遍。十天后,每天攪一遍,到滿三十天,才停手。遇下雨就蓋上甕子,不要讓水進(jìn)去。每下過一次雨,就要攪一回。入甕以后,要一百天,醬才能真正熟透。這是豆瓣醬。

    到了唐代以后,有以麩作麩醬;以白米舂粉作米醬,以豆和面相混合,作甜面醬。再以后,又有以西瓜作甜醬,以烏梅和政瑰作甜醬,以芝麻作芝麻醬,以甜醬加香油、冬筍、香蕈、砂仁、干姜、桔皮作八寶醬。